4月17日,“草木颂歌 中华瑰宝——武汉大学药用植物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万林艺术博物馆门前广场召开。活动由武汉大学药学院与万林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旨在通过科普实践弘扬中医药文化,深化大中小学协同育人,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资远,湖北省科协普及部副部长宋声明,武汉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尤传明,武汉大学图书馆、万林艺术博物馆馆长董有明,武汉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吴艳,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室主任梅海涛,万林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彭蛟,武汉大学药学院党委副书记边志国,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德育副校长潘虹以及万林艺术博物馆老师、药学院师生、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师生等3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仪式由武汉大学图书馆、万林艺术博物馆馆长董有明主持。

李资远在致辞中指出,作为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型大学,武汉大学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科普教育为“先手棋”,持续探索高等教育服务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本次科普行动,是一场以科学普及为共同愿景的馆院“跨界合作”,希望借此活动,让更多人走进药用植物的世界,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将高校的科研“高势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强动能”,以科普之光照亮健康中国之路。

国家领军人才、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药学院董长江教授表示,天然药物研究是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方向,近些年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实验室通过基因编辑,研究植物抗癌药物;利用组学方法,挖掘有效成分;通过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开发新型抗菌、抗病毒、抗衰老药物,突出体现了药用植物在现代药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万林艺术博物馆志愿者、药学院2023级本科生朱馨悦分享了她与庐山、与万林的故事。从植物标本采集到科普志愿讲解,她积极参与到科普行动中,让社会公众在参与制作标本的过程中,了解中草药的社会及药用价值,感受千年中医药的崭新活力。

启动仪式上,药学院党委书记吴艳代表学院向万林艺术博物馆捐赠262种、346件药用植物标本,图书馆党委书记尤传明代表万林艺术博物馆为药学院颁发捐赠证书。

活动现场,来自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的49名学生参与到药用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中,在药学院专业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观察、辨识、动手制作标本,学习了解清风藤、贯众、拐芹、多穗金粟兰等多种药用植物的功效及药用部位,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据悉,武汉大学药用植物科普行动以“弘扬中医药文化、深化大中小学协同育人”为主题,未来将通过专题展览、研学课程、线上科普平台等形式,构建“馆-院-社”多维科普网络,系统推动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培育新时代科学人才注入新动能。
